全台三級警戒,為了防疫民眾足不出戶,全家大小長時間待在家,而急診室醫師卻發現,因意外送醫的孩童和在家跌倒送醫的老人有增加的趨勢,提醒大家要重視居家安全。
(一)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防跌5妙招
由於長輩長時間待在家中,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防跌5妙招,呼籲民眾平時多注意居家環境安全,減少跌倒風險,也避免於疫情期間因跌倒就醫而須進出醫院,減少感染風險。
妙招1:維持居住環境整潔
1.地板保持乾燥,避免滑倒。
2.家具遠離走道,雜物收納整齊,電線靠牆收好,避免絆倒。
3.去除地毯及踏墊皺褶及捲起的邊緣,腳踏墊底下可加上防滑墊。
妙招2:注意居家照明是否充足
1.注意室內燈光是否足夠明亮,可加裝小夜燈增加亮度。
2.電燈開關應接近門口,並且能輕易觸按。
妙招3:注意樓梯安全
1.樓梯應有穩固的扶手,並收拾整潔。
2.樓梯邊緣需能辨識清楚,最好與樓梯面不同顏色並可加裝夜光防滑條。
3.樓梯上方及底部應各有1個電燈開關。
妙招4:注意浴廁防跌措施
1.於洗臉盆及馬桶旁加裝扶手。
2.浴室放置防滑墊。
3.沐浴用品及毛巾放置在合適高度,避免彎腰或踮腳拿取。
妙招5:注意臥房環境規劃
1.床的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,要能容易上下床。
2.床邊應有放置助行器或拐杖的地方,以便長輩上下床時拿取。
3.從床上要能輕易開關燈,黑暗中需能清楚辨識開關。
- 可加裝沙發椅或床邊起身扶手,讓長者起身及坐下、躺下時更安全。
(二)小兒科急診科醫師提醒家長重視居家安全
客廳意外多
統計顯示,家中最常發生意外的地方是客廳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兒科專任主治醫師李逢卿提醒,客廳地面一定要保持平整,盡量不要有雜物堆積;桌子、櫃子尖銳的邊角,一定要有防護措施,以免幼兒撞擊受傷。至於電器用品也要注意電線的位置,特別是延長線是最常造成跌倒意外的兇手。
醫師提醒,若家中有陽台應該重新審視欄杆的高度與間距。依據政府規定,欄杆至少需110公分高,間距應小於10公分,防止幼兒鑽過。廚房應禁止幼兒園以下的幼兒單獨進入,更不能在廚房嬉戲。
小心孩童誤食成人藥
李逢卿也曾接獲案例,是小朋友誤食阿嬤的膽固醇藥物!原因是阿嬤跟孩子說這是糖果,結果大人沒有把藥物收好,小朋友就因為好奇就把藥吞了。提醒家長,成人藥物要收納至高處,避免孩童誤食。
注意給孩童戴的口罩材質
除了居家安全,也有家長為了幫孩子防疫,差點釀禍。李逢卿在急診碰到家長用了不合適的軟質面罩,給兩三個月大的嬰兒當口罩戴,結果反而因為口水分泌物讓面罩緊黏住口鼻部位,差點造成窒息。她建議,一歲以下嬰兒如果沒有合適的口罩,可以用紗布巾稍微蓋住口鼻,千萬不要用不合適的防護裝備,才能避免嬰兒因沒有反抗能力,造成意外。
注意大孩子的身心壓力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李信謙表示,近來發現青少年透過視訊諮詢的案件有增加狀況,多數是因為宅在家裡太久,加上生活作息混亂,導致失眠、焦慮等心理狀況出現。為了減緩疫情期間青少年壓力,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適當的使用社群軟體與同學互動,或者是有限制性的使用線上遊戲,適當的抒發壓力。
參考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、親子天下
圖片來源:pexels